病情,本病,患者,病程,淋巴
提問: 類風濕
指關節腫脹疼痛
医师解答: 類風濕性關節炎(rheumatoid arthritis)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。主要侵犯全身各處關節,呈多發性和對稱性慢性增生性滑膜炎,由此引起關節軟骨和關節囊的破壞,最后導致關節強直畸形。除關節外,身體其他器官或組織也可受累,包括皮下組織、心、血管、肺、脾、淋巴結、眼和漿膜等處。本病發病年齡多在25~55歲之間,也見于兒童。女性發病率比男性高2~3倍。本病呈慢性經過,病變增劇和緩解反復交替進行。絕大多數患者血漿中有類風濕因子(rheumatoid factor,RF)及其免疫復合物存在。 類風濕性關節炎對人類健康的危害,尚未引起足夠的注意。國外有人比喻說:“因本病死亡的雖很少見,但因此而終身監禁的,卻相當常見。”據美國報道,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在一年內自行緩解者為10%,如在兩年內不出現緩解,估計即不會自然緩解;病程較長者約為10%,治療困難,終成殘廢;約有80%的患者長期呈慢性經過,久治不愈。   本病的臨床過程差異較大,病情輕重不一,但多數患者遷延多年,反復加重。近20年來,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,即便是輕癥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,尚未見到不治自愈的例證。因此,積極的早期診斷,合理的治療,是非常必要的。類風濕性關節炎雖未見國內外病死率的統計報道,但確是致殘率較高的疾病,約10~15%的病人,由于發病急驟,受累關節較多,病情嚴重或關節外病變嚴重,終因治療困難,喪失工作和自理生活的能力。我們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500例的統計表明,因患本病而生活不能自理者占9.6%,而局限性關節功能明顯障礙者占77.4%,可見本病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嚴重的,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。該病根據病情發展,預后分三種情況:   預后良好   多為起病較緩,受累關節較少,病情較輕,病期較短,體質較好,能夠早期就診和堅持治療的患者。經過醫患之間的密切配合,堅持關節功能鍛煉,則可治愈而不留有關節功能障礙。   預后較差   受累關節較多,病情較重,病期較長,經過治療關節腫痛及全身癥狀均可見緩解,但不能堅持治療,病情反復加重,始終未能治愈。致使部分關節明顯功能障礙,隨病程的延長而加重,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。   預后不良   根據多年的臨床觀察,類風濕病患者有下述表現之一者,多提示預后不良:關節嚴重晨僵者;類風濕因子試驗滴度持續增高者;結節性類風濕病或多處類風濕結節者;有嚴重關節外表現者,如胸膜炎、心包炎、血管炎、類風濕腦病等;表淺淋巴結明顯腫大者,尤其是肘部淋巴結腫大并有觸痛者;血清IgG顯著增高或為單株和多株高免疫球蛋白血癥者;伴有發熱、貧血、食欲不振等明顯全身癥狀者;早期即出現多關節積液者;早期出現關節骨質蝕損者;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藥物不能停用者;嚴重藥物性肝腎損害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pp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